风景旧曾谙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风景旧曾谙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景旧曾谙作文1说起江南,谈起周庄,不得不想起这位富可敌国的苍鬓老者,沈万三。
这是个熟悉的名字,明朝朱元璋的拜把兄弟。家中荣华富贵天子都望尘莫及,而他的家规模之大,装饰之精美,气势雄伟的“七进五门楼”让人为之惊叹。也正是由于他的富贵让天子嫉妒,导致他晚年的悲剧,因修筑苏州街道,皇帝称他有谋反心,派兵包围他家,要杀他。经皇后苦苦劝谏,才改将他在明洪武六年流放到云南,家产充公。
沈厅原名敬业堂,后改名松茂堂,坐东朝西,屋宇一百余间,占地2千多平米,广厦百间,良田千亩,江南巨富之宅邸。
向前走,见到飞檐凌厉,莲花垂柱细腻。穿过亭台楼阁,观过皇上喝水的御用井,来到松茂堂,檐高轩敞,栋梁上刻有蟒龙、麒麟、飞鹤、舞凤。天花板华丽无比,雕琢细腻。松茂堂两侧分别有一个半圆形的大理石案台,古时若老爷在家就把案台放在一起,象征团团圆圆,老爷外出就分开放。
来到女宾房,看到正中间供奉福、禄、寿三星,两侧摆着太妃椅。走出房间看到一头卧倒的石牛,这是沈家为了纪念感谢这头耕地牛,为家中赚得第一桶金,也勉励子孙勤劳勤勉。走过沈家宽大的厨房和餐厅,穿过一条清新古朴的长廊,便走出了沈厅,眼前人流不息的景象,仿佛让我回到的明朝,看到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从门中走出,看自己的女儿身着丝绸,手持羽扇,在女伴们祝福的笑声着走上嫁船,垂柳低抚,放眼四周,江南四才子正坐在茶亭,青衣飘飘,斗诗调侃,融入江南,我看到词人的春怨、秋暮、离愁、谪恨;瞅见江南的落花、残阳、断桥、流水,远村驿亭,蒙蒙烟雨……
江南如梦,江南如诗,江南如话,峰峦中的涧水,烟树里的人家,晨炊袅袅的雾霭,宁静、恬谧、清谈,飘逸在蜃气中有说不出道不尽的淡淡哀愁,无数诗人、词人,在落魄之时,便来到富庶的江南,乘一叶小舟,把所有的愁,溶入一杯浊酒,把江南的山、水、情和自己的壮志未酬吟诵。
历史和文化氤氲弥漫在这座城,岁月更迭,风雨沧桑,依旧化为江南飘渺朦胧的雾,萦绕在桥上,水边,檐下,柳旁,萦绕在阿婆茶沁香的茶水中…
风景旧曾谙作文2又一次梦回故里,青石板铺就的长巷,飘散着这座古老的城的淡淡烟火,偶有行人悠闲走过,把恍惚的记忆,遗落在时光里。
有人问我如何评价我的故乡,我说——它有着李白所吟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它还有着元稹所作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它更有着李商隐所作的“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了,我的故乡就是重庆。
这是一座闻着风,都可以做梦的城,老巷子里的风,永远不急不缓地吹拂着。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巷子里的老房子却是风韵犹存,石头砌成的墙,屋顶上爬满青苔的瓦片。
走进老巷子的一刹那,巷里巷外恍若两个世界。巷子里的生活节奏缓慢,人人都喜欢在一家老茶馆里悠闲地度过一天。而这家茶馆里也是别有洞天——墙体班驳,褪色的标语,砖瓦裸露在潮湿的空气里,房梁参差不齐,老式条凳,方形老木桌,这一切都是30年前的样子,每一件茶具,每一件桌椅都承揽着历史,
让人恍若隔世。
都说大喜大悲都在酒里,平淡而真实的故事却是一盏热茶。茶馆里容纳了形形色色的人,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在这里上演。茶馆的常客很多都是附近的退休老人,在这里喝了几十年的茶,记忆大多留在了过去,茶馆的历史亦倒背如流。高兴之余,老茶客们会唱着抗美援朝的歌,哼一段川剧调调。回忆着过去,那段被遗忘的时光。后来有农民工、棒棒军,再后来许多学画画的,喜欢搞艺术的人也都慕名而来。同时也一定会摄影爱好者在这里拍照,没人躲闪,别人是你的风景,拍照片的你不知不觉也成了风景……
实际上,关于这两个字,我已几度提笔,又几度放下。因为我于重庆的思念,并不是文字能够说得清的。就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那种情愫: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她是垂眼微笑的少女,她有时浪漫,羞涩,有时俏皮,开朗,但她从不高声喧哗。她有故事,但不轻易吐露;她有感伤,但不挂在嘴旁。重庆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城,她就穿着未染色的棉布衣裳,默默站在岸边,倚着爬满青苔的墙角,静静的看着你,目光丝毫也不躲避。我想,她或许是在等着懂她的人……
离开故乡一年了,但回忆起那座风韵犹存的城,风景旧曾谙。
风景旧曾谙作文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题记白居易《忆江南》
白居易的一首《忆江南》,短短二十多字却道出了明媚江南的万种风情,在国人心目中镌刻下千古的缠绵与细腻。似乎人们一提起江南二字,眼前便展开一副浩长的水墨画——绿波、春水、黛屋、古桥、香茗、刺绣…生动之极,跃然纸上。我是江南人,生于江南,长于江南。江南于我而言,是融进骨血的故乡,有着难以割舍的柔情。
老家最具江南特色的是一座修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桥——归径桥,那儿的景色称不上秀丽风光,吸引我的只是那种烟雨情怀。桥不大,只是一座小拱桥,桥面是石阶式的。但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石面上十分光滑。自行车是可以骑上去的,再从桥面骑下时,车的前轮一颠一颠的,连带着车铃也一叮一叮的。往往只要传来这样一阵声响,巷里的女人们便开始准备晚饭,迎接工作归来的丈夫。桥身的材料,我至今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是一种类似大理石的质地,摸上去,便如抚摸绣娘们引以为傲的苏锦那样柔滑,让人爱不释手。桥底的石墩很有特色,是一座木椅大小的石狮。石狮张牙舞爪,十分有趣,但因为体格很小,又给人一种憨态可掬的感觉。
石桥两岸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在那里似乎一切都是婉转的、柔和的。叫人想把它典藏在生命里。
桥的东边有两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类似于明清古宅却又要高了许多。两栋房子都是水泥打基,上部是木质的两层楼,由一座纯木的连廊连起来。房子的主人是位年逾古稀的老爷爷,十分苍老,十分慈爱,做得一手好米糕。每次,老爷子都会选在雨天用旧式的木锤将米糕一下一下打出来,按他的说法是让米糕吸吸“水气”是做米糕的规矩,荒废不得。老爷子的米糕永远染着水乡微微杏花色的香糯。而我,就坐在连廊的长凳上,嚼着糯糯的米糕,这时,往往会有雨水从飞檐上滴落的声音,“滴答滴答”,落不尽似的,在地面残碎的石块上开出形状迥异的花来,荡涤着小村的百年尘埃。
桥的对面是一条巷子。记忆中,我似乎从来没有走完过它。它在我面前延展、弯转,没有穷尽,无数的人间烟火在这里发光、燃烧、熄灭。这里头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才能使小巷如此深邃,叫人想把它揉碎在光阴里。
风景旧曾谙作文4落日斜挂枝头,亦步亦趋,西边的云彩更是拽着落日,该是回家了。田埂上,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外公在前,我在后。这风景……
金黄色的稻浪夹杂着秋天成熟的气息,扑面而来,又裹挟着一丝秋的凉意,烦躁的.心似乎平静了,却又似被外公的淡然所感染,风景的魅力,大抵如此。
夕阳的映衬下,外公那灰白的头发也染上了金黄。一张笑起来便可以安抚人的脸,一双充满着老茧的手,外公是农人,他将生活给了土地。外公会享福,忙里偷闲之中,他总要拉一拉二胡,他的二胡,有平静人心的魔力。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秋的凉意,外公的淡然,不断的感染着我,平抚着我暴躁的心,开始沉静。一路上,外公与同行农人欢声笑语,讨论着哪家作物好,哪家作物最近出了什么问题,该除草了……农人们的质朴,似乎都能在空气中传播。定格,风景自成。
暮色至,到了家,外公忙碌了一天,洗洗一天的辛劳,趁着庭下如积水空明,外公拿出二胡,与庭院终端坐。红木的琴杆上,刻有
“弓奏太湖美,弦颂江南春”描金小字,六角形的琴筒,一端镶着镂空的木格音箱,一端纹着花纹斑斓的蟒皮,琴筒底上弦弓反复反复拉动留下的白色痕迹,依稀可见。
悠扬之中似涓涓流水淌过人的心扉,又似混在奶白色的月光之中,你直接一起倾泻到庭院之中,慢慢向远方传去,不似二胡应有的悲哀,似一股清泉从高而大的大山上落入水潭,寂静的世界中似乎就只剩下二胡声,仔细听,却又混杂着昆虫的鸣叫声,相互合作,共谱着一曲月下吟诵。这风景,安然,恬静。
外公的几率银发随风飘飘然,脸上,手上都布满了皱纹,随着二胡声响起,外公脸上的皱纹就会慢慢地舒展开来,眼睛半眯着,嘴角浮起一丝淡淡的微笑,是安详的笑,满意的笑。
随着祖父那拉二胡的动作中,我似乎体会到了外公那对于生活的热爱,那对艺术的温情与虔诚,却不乏着那一股作为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在这华夏大地上,劳动人民推动着历史发展,他们也最质朴,他们是一群热爱劳动,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人。外公的质朴淡然之中,怀抱着面对生活的真理,笑对生活,笑眯眯地对待世间一切如意与不如意,那么,心中的风景也变就形成了。
仿佛看到,外公踱着步子,在田埂上走过,又看到,他眯着眼,弹奏着手中的二胡,构成那最美的风景。
风景旧曾谙作文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的歌声从时间的长河中悠然传来,不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泼墨画卷。
初游江南,风景旧曾谙。
漫步河畔,两岸的老屋静静地立着,白墙黛瓦被时光渐渐驳蚀,已分不清是原先的颜色,或是世事的沧桑。
恰在这时,一股清甜之气从前方古巷中飘来,柔柔的,暖暖的,说不清,道不明,按捺不住心中好奇,循入古巷。
远远的,便看见一株大桑树在古巷的尽头立着,在阳光的照射下,绿色的流光从树上飘散开来,渲染了周围的一切。
树下,一位老人,一个摊位以及稀稀朗朗的行人。走进,才发现是卖糖画儿的,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诉说着他曾经历的沧桑,但他的那双眼睛,却格外清明,似能看透世间的一切,他全身被阳光笼罩着,宁静又安详。人,树,古巷,风景这边独好。
我上前,俯身问道:“老爷爷,您做这糖画儿多久了?”老爷爷笑了笑:“很久了,大概十几年了吧。”我诧异,做糖画儿并不是一项回报较好的手艺,究竟是为了什么,竟能让一个人坚持十几年之久?似是看出了我的疑问,老人望着那糖画摊道:“这糖画儿的手艺,是从祖上传下来的,虽是一门小手艺,但也算得上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了,我不能荒废了呀!”
望着老人那坚定的目光,我似乎看到了一位老人一天又一天,无论风吹日晒,都一如既往的来到大桑树下,摆着他的摊位,坚守着他的信仰,即使不被人所理解,但只要他认为值得,就够了。
我内心不禁被老人的这种信念与坚持所震撼,而这也正是中国众多传统手工艺人所具备的一种可贵品质,为了将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发扬光大,他们注入了太多的青春及心血,只因他们心中的那份信仰。
走出古巷,我回望,老人依旧安详地坐在树下,守着他的摊位。人,树,古巷,三者的融合构成了一幅画,一道风景线,似它从来就在那里,未曾变过。
远处,不知是谁轻声低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何不忆江南……”
风景旧曾谙作文6炎炎夏日,没有什么是值得我去耐心观赏的,可我却不甘窝在家里,便想着找一个凉快的地方透透气,打发打发时间。
我打算去三苏祠碰碰运气,因为那里本地人只需十块钱就可以通游,而且我也想看看修缮过后的三苏祠是否另有一番风景。
显然,我们运气很好,三苏祠已经开售票了,修缮后的三苏祠大门已经看不见以往的霉斑了,多了一股子端严味儿,却也少了一丝亲切感,也许是因为刚刚开放,所以人很多:有志同道合骑单车的学生,有嗷嗷待哺的小孩,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外地的旅游团,甚是一片热闹的景象。夏日避暑好像已经深入每一个人的内心,那么地不约而同。进入园区,眼前豁然开朗:天蓝无顶,湖远无边,景物高低错落有致,远处亭台近处阁,处处绿草茵茵,荷花涩涩,鸟声清脆,疑似误入了仙境,眼睛不停地追寻美好的景物,脚步紧跟,生怕自己的眼睛到了景物旁,身体还在几米开外。
我们的目光紧跟着一只蜻蜓来到了荷花池。满池的荷花,满池的碧水,满池的碧叶相互映衬着,所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大概就是如此吧!他们像极了一个个独站高阁看风景的白衣素女,你看她们的脸,不施粉黛,自然白净,丝毫不沾人间烟火,你再看她们的身姿,身着绿裳,挺着脊梁,可不是女中豪杰?那只蜻蜓在她们之间穿梭跳跃着,还颇有一番“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趣味。微风吹过后,你还可以闻到她们散发出的清香,那淡淡的清香中夹杂着一丝凉意,在炎炎夏日下,也只有她们看起来还那么清爽,感觉到那么清凉。荷花池的一旁还坐落着一间翠竹环抱的小榭,从中传出阵阵悦耳的古琴声。我放轻脚声走了进去,有人过来问我喝茶吗,我回“不用”随即便走了出来。
不知怎地,心情变得有些沉重。踏入林间小道,景色虽美,可是人心惆怅,无心应景。
明明是一样的三苏祠、一样的路、一样的景,经过修缮,可以说是更美,可是路却走不出曾经的感觉,景也品不出过去的蕴味,四处都充满着浓郁的现代气息。到底是过去抑制了现在的美,还是现在破坏了过去的纯?还有那满地的荷花啊,真的是苏轼亲手种下的吗?
我带着一袭热气出门,换来了几分惆怅回家,这叫我是喜还是悲?
原文标题:风景旧曾谙作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cyjhw.com/news/20914.html
免责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永洁号」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