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韩愈怎么读

韩愈怎么读

愈怎么读(辨怎么读)

愈(yù)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hè)而倡(chàng)之,同然一辞。皇甫湜(shí)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1、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故避父名讳,不得应考进士,仕途困厄,疾病缠身,27岁病卒;2、举进士:参加进士科考试;3、毁:诋毁;4、察:分析研究;5、和而唱之:一唱一和,互相呼应;“倡”也作“唱”;6、同然一辞:犹众口一辞;7、皇浦湜:字持正,曾从韩愈学古文,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8、明白:公开申辩清楚;白:辩白;9、然:是、对。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xián)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邱与蓲(qiū)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1、律:指唐代律法,亦说指《礼记》,“二名不偏讳”和“不讳嫌名”均记于《礼记》;2、二名不偏讳:两个字的名字,只避其中一字即可;偏:全部;讳:避讳,古代在言谈和书写时要回避君王尊亲的名字;3、释之者:解释的人;4、“谓若”句:孔子母名征在,以此为例,解释“二名不偏讳”;5、嫌名:指与名字声音相近的字;古礼臣子避君父名讳时,不讳声音相近的字,后世讳法加严,讳同字亦讳嫌名;6、邱、蓲:二字同音qiū;蓲:初生的芦苇。

愈怎么读(辨怎么读)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yú)?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xián)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shēn)之父名晳(xī),曾子不讳昔。

1、周公作诗不讳:传周公作的诗《诗•周颂•雝》有“克昌厥后”、《诗•周颂•噫嘻》有“骏发尔私”之句。周公父名昌(即周文王),兄名发(即周武王),故言周公不避讳父兄之名;2、“孔子不偏”句:孔的母亲名征在,《论语•八佾》中有“杞不足征也”之句,《论语•卫灵公》中有“某在斯,某在斯”之句;3、康王钊:周康王姬钊;昭王:周昭王姬瑕,周朝第四任君主;“钊”与“昭”同音,以此证明不避同音字讳;原文“孙”应作“子”;4、曾参:字子舆,孔子晚年的重要弟子之一,以修身和孝行著称,又颇多著述,身后被尊为“宗圣”;《论语》记述曾子的话:“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昔”和“晳”同音,曾子不讳。

周之时有骐(qí)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

1、骐期:春秋时楚国人;杜度:汉章帝时为齐相;2、汉讳武帝名彻为通:汉武帝刘彻,避“彻”字讳,遇“彻”改为“通”,如“彻侯”改为“通侯”;3、吕后: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曾临朝称制,当时为避吕后讳,称“雉”为“野鸡”。

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hǔ)、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yù)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jī)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1、不闻:未听说;2、浒、势、秉、机:浒、势、秉、机,音同唐太祖、太宗、世祖、玄宗名讳;太祖李虎、太宗李世民、世祖李昞、玄宗李隆基;3、谕:与代宗李豫之“豫”同音;机:与玄宗李隆基之“基”同音;4、经:指上面提到的《诗》《书》《春秋》《论语)等;5、稽:查;典:典章。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1、讥:指责;2、止:到顶;3、务:致力;不务行曾参……之行:前一个“行”系动词,实行、学习;后一个“行”系名词,品行、品德;4、或:不明白;5、卒:终于,到底。

《讳辩》全文:

愈(yù)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hè)而倡(chàng)之,同然一辞。皇甫湜(shí)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xián)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邱与蓲(qiū)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yú)?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xián)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shēn)之父名晳(xī),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qí)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hǔ)、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yù)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jī)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清过珙《古文评注》评:

昌黎此辩,质之于律,考之于经,稽之于典,三段中反复曲折,如蛇龙之不可羁络。一总处最有归宿。至于末后四转愈奇,如虞人虎网,一动一紧,尤妙在总不直说出一句。似庄似谑,可发一哂,直是以文为戏。


乌龟家 淘淘生活网

  •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