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滞胀”现象怎么理解
“经济滞胀”,是指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停滞,同时失业与通货膨胀大幅上升的经济现象。
伴随外部环境明显变化,要密切关注推动价格上涨的输入性因素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包括上游产品价格变动可能带来的传导压力。
还要辩证分析、正确判断经济基本面,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经济滞胀”,在经济学上有着十分明确的理论含义。
通常情况下,经济增速变化,会对失业率和物价产生此消彼长的影响。
一旦经济“停摆”或增速下滑,失业率上升,若物价也出现不降反升的异常现象,就是“经济滞胀”。
通俗地说,就是增长停滞与通胀并存。
扩展资料:
“经济滞胀”大体可从3个方面加以重点观察:
其一,增长是否停滞。
看增长,既要观察总量变化,又要分析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其二,是否出现通货膨胀。
看物价,既要观察居民消费价格、工业品价格和服务价格,也要观察相关货币政策。
其三,失业率是否高企看就业。
无论增速或物价是否存在波动,只要就业稳定、失业率较低,经济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滞胀论”解读不了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