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电影(徐静蕾最触动人心的电影)
中国的女导演里,要属徐静蕾最会讲爱情,作为女性导演,她看待女性有着独特的视角,对于爱情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今天就推荐一部徐静蕾自编自导自演的爱情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影片改编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女人在生命尽头将痴恋化为文字写在信里,寄给了她爱了一生的男人。
小说的故事背景是上世纪一战时期的欧洲,徐静蕾将其搬运到了内地,同样是那个保守的年代,同样是那段隐忍的暗恋。
1948年,北平的一个作家在41岁生日的晚上收到了一封厚厚的来信,寄信者是一名被他忘记的“陌生人”,但信中却说,她爱他,用尽了一生。
作家的思绪回到了18年前,1930年的北京,他带着一院子的书,搬进了一家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在这里遇上一个13岁的少女。
少女看着一身笔挺的西装,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风流倜傥的作家,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春心萌动,侧身回屋时,还不小心和作家撞了个满怀。
从那以后,原本朴素的女孩,开始注重美丽,哪怕被寡妇母亲责骂,也总是不肯脱下好看的衣装。
知道作家学识渊博,女孩便刻苦读书,努力练字,在其他孩子愉快玩耍时,她捧着一本书一坐就是一整天。
后来女孩发现,作家表面看似不食人间烟火,其实是个风流的男人,几乎每隔几天,都会搂着一个女人走进那间屋子。
女孩生气又难过,在男人的管家在收拾晾晒的被褥时,忍不住跟着过去看看,屋子里纯欧式的装扮,圣母玛利亚的雕像放在显眼处。
这样新奇的发现让女孩更加迷恋,忍不住更靠近一点,直到母亲告诉他一个消息,自己要改嫁到山东,要女孩和她一起搬走。
女孩抹着眼泪,跟随母亲离开了这片熟悉的土地,一走就是六年,六年间,女孩无时无刻不在用功读书,终于凭借努力考回了北京。
六年间,很多事都变了,女孩也长大了,可唯独作家还住在那个院子里,仿佛一直在等待着她的出现一样。
女孩走在路上,和作家四目相对,希望作家能认出她,可作家对她毫无印象,看她一眼只不过是被一个外貌出众的女人吸引。
女孩决定主动出击,她的主动迅速得到了作家的回应,邀请女孩去家中一坐,女孩高兴的蹦蹦跳跳,一路小跑回去。
再次走进那个房间,屋子的陈设还和以前一样,作家开始亲吻抚摸女孩,女孩也没有拒绝,因为这是她一生的梦想。
一夜过后,作家送了女孩一朵白玫瑰,女孩以为这就是他们爱情的开始,没想到只是她的一厢情愿。
作家说他要去外地出差,答应回来便去找她,女孩便在隔壁一天天等着他,没想到等到的却是他搂着新的女伴。
女孩并没有冲上去质问,而是选择了沉默和接受,这时候的她已经怀有身孕,却对作家只字未提,独自一人离开北京,回到了山东。
在战乱的年代里,一个单身女人带着孩子独自生活异常艰难,为了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她流连于灯红酒绿的歌厅,向各种男人投怀送抱。
而对于作家,虽不见面,但每年在他生日,她都会派人送去一束白玫瑰,妄想着他终有一天能够记起她。
女人本以为,他们此生再也不会相见,没想到命运弄人,他们在一次在酒会上相遇,这一次作家依然没有认出她。
尽管如此,女人还是忍不住沉沦,两个人拥在一起,从舞厅走到胡同,从胡同走到那个熟悉的房间,这里和记忆中一模一样。
结局也是一模一样,一夜情后,作家说他要出一趟远门,让女人等她回来,可女人分明在梳妆台的镜子里,看到作家往她包里塞了一沓子钞票。
女人习惯了这么多年的等待,选择再相信他一次,只是当她走出房门时,为作家打理家务的老管家认出了她,虽然他只在童年见过她一次。
到这一刻女人才明白,作家并不是认不出她,而是不愿意认出,这段感情只是她的一厢情愿,与作家毫无相关。
作家读完了这封长长的来信,瘫在沙发上久久无法起身,信的最后女人说,她的孩子得病死了,她再不会送来白玫瑰了……
这是徐静蕾的第二部个人作品,整部影片非常平淡,也没什么高潮迭起的情节,但从头到尾都吸引着观众想要看下去。
影片讲了一段一生只爱一人的爱情,为了实现这种爱情,一个女人不惜搭上了自己的一生,但她的内心是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