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孔子姓什么姓氏
孔子姓什么姓氏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这是在网络上检索“孔子”弹出的内容,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知道的,但要说用此来形容孔子还远远不够。世界上最高的孔子像,高72米蓝家夏夏|©撰文xiaxia|©版式01顶流孔子火了几千年▼2572年前的9月28日,孔子出生了。因此,每年的这一天前后,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都要举办祭孔大典。对于众多孔姓后代和尊敬孔子的人来说,这是怀念孔子的重大事宜。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初中开始背诵的《论语十则》,记忆更多的是“孔子曰”。彼时的我们还不知道,我们能坐在教室上课,与这位几千年前的他开创的私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也不知道,老师口中的有教无类和家长爱说的仁义礼智信,也都和他有关。我们大多数人除了课本上的必备篇目和历史书上的儒家学说之外,关于孔子我们似乎知道的并不多。但我们又都知道,孔子之于我们是多么重要。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内斯·阿尔文博士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其实,祭孔并非起源于民间,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在孔子故宅祭祀孔子。因为这次祭祀,孔子故居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曲阜孔庙里的万世师表而后几千年,全世界都在建孔庙,最多的时候达到3000多座。这个九月也一样,全球都沉浸在云祭孔的氛围里。中国孔子网在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2021全球云祭孔·拱手有礼”网络主题活动,人们纷纷响应。这就是孔子,火了几千年的顶流。02一块缺席的胙肉开启了周游列国▼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世如长夜”。我们不能想象,没有孔子的中国,会有怎样的一部历史?以至于到今天,人们也尊称他“孔夫子”。尽管我们都很尊敬和崇拜他,但是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他。孔子19岁结婚,婚后为了生活,步入仕途。尽管当时他已经是人尽皆知的渊博之人,也只能担任管理公家的仓库这种清闲官职,但他丝毫不敢懈怠、勤勤恳恳。除了当官,孔子还一直坚持一件事,就是教育。30岁的时候,孔子已经收了几个弟子,有一天,他在自家院子垒土筑坛,并移来一棵杏树栽到坛边。就在杏坛旁,一个创举——私学就此诞生。又过了22年,孔子终于当了大官,升为鲁国大司寇,掌管刑事。直到这个时候,孔子的仕途还是顺风顺水的,鲁国也日渐富强。不过,一个意外出现了。因为鲁国的政治日渐清明,社会安定,隔壁的齐国开始惶恐不安。齐景公的手下想了一条计策——美人计,于是送了80名美女到鲁国。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计谋,但是季桓子还是中招了。一向崇尚朴实的他怦然心动,接受了女乐,从此君臣沉迷于声色犬马,多日不理朝政。孔子当然非常失望,但还没有完全绝望,他心心念念等着国之大事——郊祭大典。但乐不思蜀的季桓子竟然忘得干干净净,自己根本没到场,也没有遵循旧例分赠胙肉给孔子。在那个时候,没有得到胙肉就表明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心灰意冷,不得已离开了家乡鲁国,到外面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03周游列国14年基本都在河南▼孔子周游列国听起来有点凄惨,不过他并不是独自一人,而是率领了一班高足子弟,以流动的讲学团体。他们一行人走了很久,长达14年。孔子周游列国的首站是卫国。当他们走近卫国的国都帝丘的时候,他们被卫国的繁荣所吸引,孔子禁不住感叹:真繁荣呀!卫国看起来是个可留之国,可是卫灵公却不是个可与之共谋大业的人。孔子只好离卫适陈,赴陈经过曹国,曹国没有接待。没有接待也还好,过分的是,路过宋国,非但没有人接待他们,还遭到了宋国司马桓魋的威胁与恐吓。《孔子》剧照吃闭门羹是家常便饭,郑国也无人接待。终于到了陈国,大致住了三年,孔子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陈湣公仅仅把孔子当作一个他“礼贤”的摆设。恰遇吴国侵略陈国,政局混乱,孔子师徒又不得不避兵离去。屡屡碰壁的孔子,想到了楚国。但是最终也没有留在楚国。孔子周游列国的最后四年,受到了卫国国君的邀请,再次赴卫。卫国,也成为了他周游列国生涯的最后一站。公元前484年,68岁的孔子,终于结束周游列国生涯,回到了离开14年的鲁国。按照现代人的概念,周游列国,孔夫子大概走了很远的路。实际上,孔子从鲁国出发,就是在今天河南境内打转转,现在看来,并不算是多么遥远的路线。不过由于古代的交通不便利,他们一路折腾,走了14年。孔子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现如今大致路线: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信阳——罗山,然后原路返回。不难看出,孔子这一路也并不顺利,师徒不仅遭遇恐吓,被骂“丧家之犬”,也曾绝粮数日,一路流亡的痛苦不算啥,最令孔子痛心的是,很多君王对他的态度都是敬而不用。04孔子,永垂不朽▼孔子的“仁爱”等思想,在尔虞我诈的当时,让人感觉有点不合时宜。恐怕连孔子本人也没想到,他的一言一行被弟子整理,也被后世的人们学习。在那个时代,他仕途不顺、壮志难酬,却在千百年来成为了人人崇敬的万世师表。到了汉朝,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下使儒学成为了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宋刻本《论语集说》如今,《论语》也早已成为全球人的处世哲学。其中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普世价值”、“人类共同伦理”。至今,仍然镌刻于联合国总部的大厅里。在学习孔子的热潮下,河南的高校也没有置身事外。就在去年,经孔子学院总部审核通过,由河南师范大学与巴基斯坦萨戈达大学合作共建的孔子学院正式获批。这是河南省院校承办的第十二所孔子学院。值得一说的是,截止2019年12月,中国已在162个国家建立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我私心地想说,孔子祖籍在河南,孔子的妻子是河南人的,孔子有很多弟子是河南人,孔子周游列国基本在河南境内,孔子与河南关系是多么地密切。可我不能这样,因为我知道,这个被cue几千年的名字,不仅仅是山东的,更是全国的、全球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cpu处理器之家
大刚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