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庆维(代表性传承人关庆维收徒)
宣誓、叩拜,签贴,敬茶,交换信物…一场充满久违了的文化气息的传统拜师仪式近日在京举行。接受弟子叩拜的中医叫关庆维。在北京中医界,关姓可是“大姓”。关氏中医世家自祖辈关月波、关月樵、父辈关霦(字幼波)、关霳,到了关庆维这一辈,作为京城名医走过了世纪之路。当前人都已作古后,接力棒也自然而然交到了关庆维这辈人手里。
“您应该和家里人搞好关系。”、“有空可以去听听抒情歌曲、或者到野外纵情喊几声,…让自己充分地放松下来”......中医是人的艺术,首先要把脉,医生的手搭到了病人的手,如果再加上一个笑容,病人的感觉跟等了几个小时,看到医生低头开化验单去检查,感觉很不一样。
关庆维不仅得父亲关霳的亲传,也是国医泰斗关幼波的嫡传弟子,同时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代表性传承人,他与业内有识之士共同提出了“名医名药名店”的三名中医药发展战略,发起创立并担任馆长的同仁堂名医馆“一号难求”。
孙舸、李人冬、李思成、郭良锁、贾一凡、王德辰6位徒弟上台行拜师礼,诵读拜师誓言。通过与不同的病人连接碰撞是能够映射自己,通过引导病人“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更是在修正自己的德行。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求治国平天下的壮志,但求修身齐家的通透。
孙舸、李人冬、李思成、郭良锁、贾一凡、王德辰6位徒弟上台行拜师礼,诵读拜师誓言。通过与不同的病人连接碰撞是能够映射自己,通过引导病人“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更是在修正自己的德行。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求治国平天下的壮志,但求修身齐家的通透。
关庆维受家族儒医风范熏陶,脚踏实地,以仁德为怀,精诚济世,坚持对患者一视同仁,唯生是务,可谓德艺双馨。临证时不仅处方开药,更对患者晓以疾患的身心、性格、秉性、生活方式、饮食起居等方面的综合成因,教以调整之道,可谓医人更医心。
目前在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同仁堂名医馆等处作为中医贵宾门诊专家出诊,病人来自海内外70多个国家。诊治涵盖了内、妇、儿、皮各科病种,复诊率高达80%以上。尤其在治疗顽固过敏性哮喘,恶性肿瘤,肝硬化、腹水等较重的肝胆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带状泡疹、斑秃、慢性肾病、无名发热等疑难病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部分恶性肿瘤、肝硬化腹水患者甚至完全康复,许多患者的三叉神经痛、几十年的哮喘病除了根。深得广大患者的信赖与好评。
作为中医领域以疗效著称的临床专家,关庆维并不满足自己“名声在外”,而是日益醉心于如何为中医事业的整体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当行医到一定阶段,除了悬壶济世外,会生出对于自己从事行业的信仰,使命感开始油然而发。
中医立足于道的境界,并通过望闻问切,调节阴阳将道落实于术。关庆维出诊不仅仅是在看病,更是在治人。
正如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所说,“中医传承,目前院校教育是主流,但师承教育同样不可或缺,且更能体现中医药的特色。因此,中医药的传统师承教育体系亟待恢复,必须以师带徒的师承教育,对院校教育进行必要的、宝贵的补充。”而在关庆维看来,振兴就要从正本清源开始,于是有了这场简朴而隆重的拜师会。
其实关庆维的真正想法,举办拜师会不是目的,在中医领域若不能恢复传统的传承发展模式,关庆维忧虑按现在的教育培养模式是否会断送中医的未来。
拜师会上,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9年本博连读在读生的徒儿李思成(二排左四),跟随关先生临证抄方两年余,最疼爱他的奶奶和亲戚从外地赶来现场见证有仪式感的拜师会。他说拜关先生为师不仅仅是为学习高超医技,悬壶济世,更是希望能够修己达人,尊崇儒道,成为一个知礼,明德,智慧的人。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四十年,关庆维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医的文化氛围在丢失中。几千年来,中医应用自身独特的理论与手段治愈了无数人,但现在社会上某些论调甚至质疑中医到底是不是“伪科学”,这是让关庆维完全不能接受的。
中医看病,是把人看成一个整体,而不只是集中在患病的具体病灶。中医的重要特点是“辨证论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搜集到患者的证据,透过证候捉住疾病的本质。不能说因为跟西医化学合成药剂,动辄开刀上器械不一样就由此看低。中医之所以在近代走向衰微和西化,根本原因还是传统文化在西风东渐过程中的衰落。如今国家发展,民族自信心上升,是时候让中医回归到本来地位了。
关庆维代表获“第五届月犁传统中医奖”的获奖者们发言。提倡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师徒传承、书院模式的言传身教、落实到临床为本的教育方式。中医药的传承教育一定要以临床为基础,同时要提倡以修身实作为中医药文化基本素质培育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从自己和周围的生命中,去培养建立中医药思维模式、生活方式、文化素养。
对于中医而言,中医家的疗效取决于其个人的智慧,而智慧的高低则取决于其心性存在的层次。要获得较高疗效水平的医家,是需要通过修身养性提高心性境界的,而这个修身养性的过程也是提高德行的过程。中医家的疗效水平与其德行呈正相关。
此外,中医家是个体化的存在,可以避免来自资本的控制,其德行受外在的环境影响较小。
以同仁堂国医馆为平台,行医之余,关庆维利用各种机会大力传播、弘扬中医药文化;他受邀先后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统战部,市总工会,国务院国资委,北京大学,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进行中医文化的宣讲。
同仁堂药房。中药的疗效基础不是化学成分而是性味归经。中药的种植、养殖、采收、炮制、制剂、质量控制、流通经营,都要必须遵循“司岁备物”与“道地药材”的原则
他受邀先后在院校机关等进行中医文化的宣讲;作为中国囯家汉办在全球传播推广中医药文化的特聘主讲嘉宾,受国务院侨办聘请担任<文化中国名家讲坛>主讲嘉宾,在世界各地宣讲中医中和之道的医疗、养生、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理念,造福人类健康。他通过身体力行提倡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师徒传承、书院模式的言传身教、落实到临床为本的教育方式。中医药的传承教育一定要以临床为基础,同时要提倡以修身实作为基本素质的中医药文化培养模式,让学生从自己和周围的生命中,去培养建立中医药思维模式、生活方式、文化素养。
他通过身体力行提倡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师徒传承、书院模式的言传身教、落实到临床为本的教育方式。中医药的传承教育一定要以临床为基础,同时要提倡以修身实作为基本素质的中医药文化培养模式,让学生从自己和周围的生命中,去培养建立中医药思维模式、生活方式、文化素养。
此外,他还呼吁中药的种植、养殖、采收、炮制、制剂、质量控制、流通经营,都要必须遵循“司岁备物”与“道地药材”的传统原则,尊重古法典籍,在此基础上依传统路径进行发展创新,才能确保中不中西不西的伪中医不大行其道。
半天儿看几十个号也是体力活儿,好在关庆维有几十年网球锻炼的底子
誓愿跟师,传承医道,精研医术,以道御术;誓愿尊师,儒医法脉,同修仁德,济世养生……”六位青年才俊,身着中式服装,站列一排,宣读誓言,声音朗朗,字正腔圆……
在关庆维心中,中医事业也是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她是有根的,有千万年以来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法脉。中医的师徒传承,其实是这个法脉的生新根、发新芽、长新枝、结新果的自然过程。那些心有灵犀走到师父身边的,那个让师父怦然心动要作为儿女耳提面命的,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炎黄文化的生息。
看着这些年轻有为,甚至其中一位还是西医博士的年轻后生庄重严肃地拜自己为师,关庆维终于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