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见问答

介休市属于哪个市(晋中市有几个县级市)

山西省介休市,地名为“界休”之误,地名来历与介子推无关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腹地,总面积744平方千米,总人口41.9万。介休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中部百强县(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小城市百强县市。

一、历史沿革

介休市属于哪个市(晋中市有几个县级市)

1、春秋时期,晋顷公12年(公元前514年)始置邬县(在城东10公里今邬城店一带)。战国时期属魏国。

2、秦置界休县,与邬县同属太原郡。西汉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改界休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

3、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改界休为介休,属西河国。

4、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年以后),介休县并入永安县(即今孝义)。北周富政元年(公元578年)置介休郡,介休县属介休郡。北周大成元年(公元579年)改介休县为平昌县。

5、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平昌县复名介休县,属西河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介休郡改名介州县,属介州,兼领平遥县。

6、五代时介休县属太原府汾州。

7、元代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冀宁路汾州;明代属山西布政使司汾州;清代属山西省汾州府。

8、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

9、1948年属晋中专区,1949年属榆次专区,1958年属晋中专区,1967年属晋中地区。1992年撤县建市。1999年由晋中市代管。

二、地名来历

介休地名来历有三种说法。

1、因介子推而名。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前718年)。时,曲沃庄伯伐翼,晋翼侯奔随(在今介休城东),当时为晋大夫士会食邑。公元前636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禄,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不出,竟与母抱树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死于此而得名。

2、介休为“界休”之误。“界休”得名于秦统一六国前,此为几个国家的边界,曾在此休整,故而得名“界休”。以今绵山为“界”,韩信岭为“线”,当时属于赵的今灵石北和属于魏的灵石南、属于韩的灵石东,正好为三国边界之地。统一六国后,以“界线”为准,划分北属太原郡,南属河东郡,东属上党郡,三郡之中设“界休”。

“界休”之意,其为限割之美也。“休”古意为“吉庆,美也”。

所以在王莽篡汉后将此地更名为“界美县”,东汉时候又改回界休县。

3、杜预臆说界休当为介休。司马氏建立西晋后,因杜预“臆说”界休当为介休,司马炎改界休为介休。杜预,《春秋释例》的作者,西晋著名的军事家和学者,是灭三国吴的统帅之一。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

“臆说”啥意思?只凭个人想象的说,或者主观地毫无根据地叙说。

三、旅游景点

1、绵山风景区。绵山位于介休城南10千米处,绵山山势险峻,林木茂密,山间溪流终年不断。绵山风景区是山西省首批公布的六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和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绵山风景区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晋中市首个获此殊荣的风景区。

2、张壁古堡。张壁古堡位于介休绵山北麓的龙凤镇张壁村。古堡随塬势建造,南高北低,三面临沟,背靠绵山,地势险要。堡内现存有可罕庙、空王佛行祠、三大士殿、二郎庙、真武庙、关帝庙等十数处庙堂古建筑和数十座具有晋中山地民居特色的明清宅院。

3、介休祆神楼。祆(xiān)神楼位于介休顺城关大街东端,是一个三重檐歇山顶转顶结构的古代建筑物,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上惟一保存的一处祆教建筑。

4、介休后土庙。是一处道教庙宇,位于介休市西北隅,庙前有影壁,壁心镶嵌着琉璃麒麟图案。中轴线上依次为金刚殿、过殿、献殿、三清楼、后殿。三清楼与献殿两侧为东西配殿,后殿两侧为左右朵殿,共计9座殿宇。东西两座配殿内,现存1000多尊高1.2米的道教人物彩塑,均为明代彩塑之上品。

5、介休汾河湿地森林公园。以“自然、生态、野趣”为建设理念,其景观简而言之就是“一条水带、两条长廊、三个绿岛、四个景点”。其中,四个景点分别是东岸的“芳草渡”、“轮之舞”和西岸的“汇石园”、“野趣园”。

6、洪山源神庙。位于介休市洪山镇洪山村狐歧山麓,始建年代不详,相传为唐初尉迟恭在介休任县令时,为纪念大禹治水所建。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

原文标题:介休市属于哪个市(晋中市有几个县级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cyjhw.com/wenda/5276.html
免责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永洁号」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